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 > 人设崩溃  > 正文

见过正宗的东北二人转吗?污得超出你想象!2025/5/18粗口二人转搞笑黄段

日期:2025-05-18 21:15:02点击:6

  穿一身炸眼的服装,满嘴透露着黄段子,时不时的还要扮傻充楞,多年来社会上对二人转存在很多的误解。

  即使是赵本山大力倡导绿色二人转,还提供了刘老根大舞台这样的根据地,受到东北地区电视台的支持,但也还是难以让东北二人转的形象高级起来。

  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,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,有记载,清道光二年(1822)年,吉林省怀德县八家子老爷庙(普济寺)的庙会上就曾演出过蹦蹦戏。

  二人转,史称蹦蹦、小秧歌、春歌戏、半班戏等,主要流行于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。

  二人转历史曾形成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流派。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,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,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,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。

  随着时间的推移,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。与此同时,也出现了男萨满(男酋长担任)。不过,在祭祀中,男性要充当天母的使者,必须装扮成女人的样子。

  光穿得像女性还不够,男萨满脸都要涂黑,并在神帽的帽檐周围缝上很多皮条遮着脸。不能漏了陷,让神灵看到胡子拉碴的男性面孔。

  其实早期的二人转还是相当高雅的,1953年4月,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,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,这个剧种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。

  东北人都知道,二人转少不了黄段子。在台上,一言不合就脱衣服。在中国音乐研究会编辑的《东北民歌选》中,生活类题材一共有107首,涉及色情的就有46首。

  在东北民间,有“看二人转不浪,不如回家睡凉炕”的说法;还有“姑娘要学坏,全靠蹦子带”的俗语。

  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资深搅屎棍谢广坤,一个有话不好好说偏要学结巴的刘能,一个佝腰驼背嘴抽成帕金森综合征的东北舞王尼古拉斯·赵四,还有一个跛脚刘大脑袋。

  赵本山的小品曾经说成是讽刺残疾人,瞧不起农民,而事实上呢,其实他更多的是在讽刺行业骗子,小品的整个过程都再讲述老实人是怎么被骗子一步步诱进圈套的。

  与其说他瞧不起农民,倒不如说他是在为农民发声,因为毕竟他自己也是农民出身,总不至于瞧不起自己吧。

  赵本山因为年岁已大退出了舞台,二人转也因为传承而慢慢走上了正道,留给我们的也都能让人开怀一笑。

  对于东北二人转你们是怎么看的?不知道当初的你们是否喜欢二人转呢?留言区一起聊聊吧~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版权声明‌:本站严格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,不复制原创内容。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,请于30日内联系,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。网站邮箱;yuzhibolangzi@gmail.com 通知邮箱谢谢!

图文推荐

最近更新

猜你喜欢

点击排行